目前為止最棒的Noma紀錄片-
神廚東京壯遊記(Ants on a Shrimp)

《神廚東京壯遊記》這片名翻譯得不好。如果你知道這是一部講述Noma 2015年客座日本(Noma Japan)的紀錄片,如果你知道Noma Japan有一道驚世駭俗的牡丹蝦佐螞蟻,你就會明白英文片名有多貼切:Ants on a Shrimp。

2015年1月9日至2月14日,丹麥的Noma到東京的文華東方酒店客座了六週,推出與北歐家鄉完全不一樣的日本主題菜單。這場美食盛會,從消息公布到客座結束都熾熱燒燙,全世界的foodie都沸騰了,巴不得擠進窄門,拍下襯著富士山的「noma」四字,驕傲地公告周知我在這裡。


攝於Noma Japan。
關於Noma Japan的記錄多如牛毛,原來還被拍成了紀錄片,我先前一無所悉。坐在戲院裡,我看著Noma研發主廚Thomas Frebel一臉疲憊走進電梯,我看著另一位研發主廚Lars Williams在健身房運動,我看著「神廚本人」René Redzepi坐上酒店派來的車子,在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撥了一通電話給Lars。天哪,也拍得太細了吧,攝影機好像沒關過,把Noma移居日本的一舉一動完完全全攝錄下來,那些沒剪進片子裡的畫面究竟還有多少?當下我心中詫異,以為這是一次完美的行銷計謀,這個時代的頂尖餐廳就是得如此大手筆地宣傳自己。但隨著影片開展,我發現我這條思路是偏的,這不只是一部記錄Noma Japan此單一事件的電影,這就是一部Noma的電影!而且,這是目前為止有關Noma的電影中,最棒的一部!

Noma的電影先前已有二部:《冠軍廚房》(Noma at Boiling Point)、《諾瑪:米其林風暴》(Noma My Perfect Storm),我全都看過。2010年的《冠軍廚房》(Noma at Boiling Point),沒來得及記錄到Noma拿下世界第一;2015年的《諾瑪:米其林風暴》,以Noma連續三年奪得世界第一為開端,後遭遇諾羅病毒事件丟失寶座,再於2014年重返第一。《冠軍廚房》的Noma青澀而稚嫩,還未被神格化;《諾瑪:米其林風暴》則瀰漫莫名其妙的憂鬱,其中二個敘事觀點已被我為文批評,故事軸線發散而失焦,可惜了。

《神廚東京壯遊記》才真正拍出Noma的神髓。或許因為題材吃香吧,Noma 移居東京就像重新開幕一次,什麼都得重來,無中生有的過程教人入迷;也因為Noma的故事一直在發生,自從它成為世界第一餐廳,把哥本哈根變成美食聖地後,所有媒體都想染指它,《神廚東京壯遊記》的荷蘭籍導演Maurice Dekkers能切到這個Noma脫胎換骨的時間點,實在很幸運。但我必須說,Maurice Dekkers不只受益於題材,其拍攝、剪輯手法也流暢高明,如影隨形的攝影機攝錄下來的各種瑣碎片段,被有邏輯地、有美感地串連起來,組裝起人物的骨血,凸顯出故事的肌理,非常引人入勝。

我不僅指那些首度公開的內情。固然,我身為實際赴宴的其中一位食客,看見電影揭露了主菜的秋田野鴨如何被拔毛、熟成、燒烤,看見用黑蒜製成的「大蒜花」是如何像摺紙一般捏疊塑型,我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樂趣;但這部電影更難能可貴的是,它記錄了一個頂尖餐廳的頂尖團隊如何突破自我,如何投入創作過程(creative process)而推陳出新。「我們不能只是複製貼上家鄉的料理」,René Redzepi在片中不斷強調,於是你看這個團隊上山下海尋找食材,窩進廚房嚴肅討論,連同所有插科打諢、相視而笑、蹙眉撇頭,其實都只是Noma日常的冰山一角。一道菜為什麼work,另一道菜為什麼不work?一道菜是否work有這麼重要嗎?整個團隊這樣折騰到底值得嗎?我只能說,不要小看這個creative process,不要小看廚師創作的意志,更不要小看頂尖餐廳可以帶來的影響力。

烤野鴨,攝於Noma Japan。

大蒜花,攝於Noma Japan。
不過,我承認這類美食電影有某種進入門檻。對於foodie而言,Noma就是美食聖堂,這樣詳細記錄Noma內幕的片子,絕對能吸引foodie買票入場;對於非foodie而言,不認識Noma的崇高地位,也就失去了接近偶像的樂趣。也因此,台灣片商盡全力強調「神廚」這點,不只中文片名改弦易轍,連中文字幕都省去René Redzepi的名字,直接稱他為神廚。我看到這些操作痕跡,的確覺得莞爾,因為神廚不好當,除非你是小野二郎,年近百歲還堅守工作崗位,否則實在禁不起神格化;神廚也彷彿變成一種廉價的稱呼,好像只要夠有名,就能當神。René Redzepi也不是第一次被稱作神,2013年11月的Time雜誌以「The Gods of Food」為題,René Redzepi就站在封面照中間(另二位是David Chang與Alex Atala)。神格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他人授與的,大家說你是你就是,即便你只想當一個凡人。但不可諱言,René Redzepi與Noma確實深刻改變了丹麥的餐飲產業,強力驅動了世界的餐飲趨勢,稱他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廚師,絕對恰當。那麼,就算你還不認識Noma,就算你不是foodie,這部電影還是很好看的,因為你可以看見一間頂尖餐廳的運作原理,也能窺探一位世界名廚的腦內世界。

餐飲行業人來人往,片中出現的Noma成員已有異動。曾擔任Noma甜點主廚、研發廚房團隊一員的Rosio Sanchez,在2015年開設了自己的墨西哥塔可店Hija de Sanchez,大放異彩;行政主廚Dan Giusti則選擇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拯救美國學童的營養午餐。Dan Giusti成立了一個名為「Brigaid」的組織,號召專業廚師進入美國校園,照料學生的在校飲食。

我想起去年五月,我在丹麥週六深夜的Noma廚房裡,與Dan Giusti的幾句閒聊。他說起話來溫和平緩,眼神並不銳利炙人,胸膛大概也是溫柔堅定的,才會想離開高級餐廳的舒適圈,投入校園營養午餐的改革。我去過日本的Noma與丹麥的Noma,好幾位現身於大螢幕裡的人,我都曾會面過或訪談過。我看這部電影自是有一種無以名狀的親切感,我離這個圈子是如此接近,甚至就身處其中,即便相當外圍,即便多數時候是一個觀察者,這樣近距離的觀察,也讓我熱血沸騰。


Noma Saturday Night Project,電影中也有出現。
Noma將在今年底關閉,搬遷到一處河邊荒地,建立自己的農場,實現最終極的從產地到餐桌。Noma的故事還在繼續發生。

我的Noma Japan 食記
我的Noma 丹麥食記
Noma Saturday Night Project

《神廚東京壯遊記》10/14起上映
※台北:[email protected] 、欣欣秀泰、南港喜樂時代、板橋秀泰
※中壢:星橋SBC國際影城
※高雄:in89駁二電影院

October 07, 2016

Noma

-

電影推薦

延伸閱讀
Liz 成立全新美食平台 「Taster 美食加」
Liz 遊義大利|羅馬必吃!迷人的年輕小館 Santo Palato
2018年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畢爾包,以及北西班牙美食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