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前,請先問自己以下問題:
1. 常覺得一天最大的欣慰來自一餐美味的料理?
2. 閒來無事喜歡搜尋哪裡有好吃的?
3. 旅遊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吃?
4. 開動前總要先拍照?
5. 跟人聊食物的話題總是特別起勁?
6. 心中有一份夢幻餐廳名單?
7. 把名廚當偶像崇拜?
如果你禁不住頻頻點頭,恭喜你和我是一國的:我們都是愛食貪吃的foodie。
我一直認為foodie在中文裡欠缺一個精準簡潔的翻譯,雖然可以翻成「美食家」,但我總覺得美食家予人的印象過於保守與文靜,無法適切傳達foodie對於食物的躍動熱情。Foodie是靜不下來的,美食總讓他慷慨激昂,發現好餐廳比發現新大陸還刺激興奮。他拍照、他做筆記、他寫部落格。其中有一種foodie,特別容易在當紅喧騰的國際知名餐館中發現他們的身影,他們追著名廚跑,願意為了極致的飲食體驗長途跋涉踏遍世界,相機裡的華美大餐永遠比人像多。而這類嚮往高級餐飲(fine dining)的現代饕客,正是美食紀錄片《Foodies》所欲捕捉的飲食次文化。
《Foodies》是一部瑞典製作的美食紀錄片,全球發行權由Fortissimo Films取得,其亦為《壽司之神》(Jiro Dreams of Sushi)、《Food, Inc.》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發行商,預計於2014年2月公開。本片觀察了幾位foodie的吃食生活,鏡頭也隨之探入世界頂級餐廳如丹麥的Noma與西班牙的Arzak。在預告片裡出現的五位foodie中,我認出了二位:Andy Hayler,曾四度吃遍米其林三星餐廳(最近一次是2012年)的資深英國食評家;與Keiko,恰巧是我最近才發現的香港美食部落客。還有一位則是我上網搜尋本片相關資訊時找到的高級時裝模特兒兼美食部落客Aiste,能同時大啖美食又保持骨感身材,此等天生麗質真教人忿忿不平哪。
我當然不光是羨慕人家又漂亮又有口福。《Foodies》僅僅預告片就已經引起我的莫大共鳴,我忍不住一邊看一邊偷笑:這完完全全就是我的寫照啊!雖然我已經喪失參與本片演出的機會,但我要在這裡誠懇呼籲台灣片商趕快引進本片,而且,請找我去看試映,我一定會寫出一篇讓人按讚按到手軟的心得文。
《Foodies》預告片一睹為快
資料及圖片來源
・